尼泊尔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法律法规有待完善
发稿时间: 2024-05-10 10:38
《加德满都邮报》近日评论:
适逢世界知识产权日,尼泊尔工业部负责人承认,近年收到约1500起商标、专利和外观设计侵权投诉,政府政策执行不力、政局不稳助长了有关侵权现象。
该负责人表示,有关知识产权的11.3万份档案已全部完成数字化,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进入最后阶段,并计划推动新法案以取代现行《专利、设计和商标法》(1965年出台)。根据现行法律,滥用注册商标者可被处以10万卢比罚款并没收其有关财产,违法成本低,任何人都可以缴纳罚款、继续滥用商标和专利,该法律还在许多方面明显过时,如不涵盖地理标志、实用新型专利和传统知识等方面内容,又如未规定商标注册期限(永不过期),而该期限在其他国家一般为不超过45年。
业内人士还表示,在尼解决侵权相关案件需数年甚至数十年,工业部并非司法机构,只能与司法系统对接协调,而后者效率十分低下。
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发布《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》报告,尼在132个国家中排名第108位,在37个中低收入经济体中排名第24位。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影响了尼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。
来源:驻尼泊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处